...
分享

北京房山 | “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探索研究”项目“333论坛”暨主题展示活动顺利开展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学习科学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4-11-19



为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中“推进教与学方式变革,积极探索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知识结构化”的理念,11月13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与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合作举办的“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探索研究”项目“333论坛”暨主题展示活动顺利举行。本次论坛以“挖潜项目式学习价值 深入跨学科教学研究”为主题,由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小学承办。线下参加本次论坛的有项目组特聘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教授马宁,房山区信息中心主任吕宝新,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学生发展评价处主任李兆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小学校长白晓芳,房山区良乡第二小学校长张明,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小学教学副校长刘立红,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学科教育实验室主任李晓庆,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学生发展评价处教研员付龙,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研修处科学教研员刘静,良乡小学集团校各学校联络员、项目子课题负责人、教研组长等。项目其他成员校、试点先行学校相关研究人员、课题组成员线上参会。刘春旸主持本次论坛


图1.png

图 1论坛现场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小学教师周堃执教现场课《斜面》。他以真实情境——“搬重物上楼梯很困难”引入,引发学生思考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通过三个探究任务让学生分小组动手设计实验,最后证明斜面最省力的原理,并展示利用斜面原理制造的机械和工具,从而解决真实问题。


图2.png

图2 周堃授课


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研修处科学教研员刘静点评。她首先肯定了本节课很好地落实了科学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她认为,课程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的思考,从而更好地设计解决方案。同时,本节课基于真实情境设计探究问题,能够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任务的设定上能够很好地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层层递进。  


图3.png

图3 刘静点评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小学副校长刘立红作“依托科技课程群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主题交流。她从“设想与规划”“行动与实践”“收获与反思”三大方面介绍了学校的特色“科技课程群”的建设途径、建设保障和课程群丰富的内容。


图4.png

图4刘立红作主题交流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小学科学学科组长管小昆作“借助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动机”教学案例分享。她以五年级上第四单元《健康生活》为例,从“课标要求”“教材安排”“单元整体分析”“创设单元问题情境”等方面,介绍了与数学、体育、劳动等学科相结合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并以第二课——身体的运动为例,重点介绍了创设生动化情境的途径和重要性。


图5.png

图5管小昆作案例分享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小学教导处主任宋新玲作“跨学科融合 促学生获得 体现实践育人”教学案例分享。她介绍了学校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和科学学科在课堂、活动、家庭、田园和社会中的实施途径,学校在多学科融合实施过程中,实现了学生的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和创意物化共建。


图6.png

图6宋新玲作案例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教授马宁作专家点评。她表示,学校科技课程群的建设很好地体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

接着,她对《斜面》现场课进行指导。她认为,课程巧妙地以真实情境为切入点,通过设计三个探究性任务,最终将学习内容回归至现实生活应用之中,这一教学流程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核心理念。从当前教育改革的育人导向、项目式学习的实践路径以及“工具与技术”单元的教学视角出发,马宁教授认为,若能按照大单元教学与其他教学工具相结合,进行课程设计与重构,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然后,她以《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为背景,深入阐述了项目式学习在培养学生复杂问题解决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独特价值,并结合《斜面》这节课,强调了项目式学习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聚焦问题-提出猜想-做出假设-设计方案-收集数据-论证结果”的环节,同时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强调学生质疑的重要性。

最后,马宁教授指出,科学课程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批判、质疑、猜想、论证、推理等科学品质。她结合学校的科技教育特色,建议学校在未来发展中可以积极关注并探索“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EPBL平台)”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通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促进其全面发展。


图7.png

图7马宁进行点评


房山论“见”专题访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学科教育实验室主任李晓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就“项目式学习和跨学科学习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如何有组织、有效的开展项目式学习与跨学科学习”“房山如何在数智时代推进教育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实现科学育人”“在‘六大房山’的目标下,房山区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教育教学的提质增效”等问题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教授马宁、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小学校长白晓芳、房山区良乡第二小学校长张明进行专题访谈。

马宁教授首先强调了项目式学习在学校教育中的育人价值,即:如何促进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把各学科的知识进行重组、整合、迁移、最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其次,她表示,目前已经进入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飞速发展,结合《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学校应该敢于拥抱技术,了解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助学”“助评”“助研”“助育”“助管”,可以采取“分阶段”的形式对师资、课程体系等方面做出优化,并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去接触、应用,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最后,她认为,“六大房山”的建设目标抓住了房山区教育的独特优势,是重要的学习场景,能够让学生浸润在其中,培养学生对家乡建设、国家建设的使命和责任担当;学校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要充分利用好房山区域内的生态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科技资源等;在人工智能技术下,可以考虑人机交互的形式,让人工智能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学习助手,在育人方面从知识的发展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图8.png

图8房山论“见”访谈


至此,“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探索研究”项目“333论坛”暨主题展示活动圆满结束。在接下来将要举办的论坛中,北京师范大学“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探索研究”项目组将全力推动项目式学习理论与学校实际操作深度融合,旨在促使房山区学校开发出更多高水平的项目式学习范例,进而促进房山区教育领域的进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备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图9.png

图9 参加论坛人员合影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