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北京昌平 | 技术赋能常态教学——“智启未来”智慧教学项目2023年10月北师大昌平附校教学改进活动顺利开展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学科教育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3-11-16



2023年8月,“智启未来”昌平区基础教育智能化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智慧教学子项目旨在通过发展数字教育、建设智慧校园,推动最新的数字技术合理应用到教学环境改善、学习数据汇聚、课堂教学和学习辅导支持等场景中来,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互动,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改善老师教学方法,以教育的智能化支撑提高教学效率和评价效能,为学校的高质量均衡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在9月基础培训和项目计划沟通基础上,10月项目组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以下简称“昌平附校”)高中部携手开展主题为“技术赋能常态教学”为主题的教学改进活动,主要围绕智能工具支持下的智能测评、课堂互动优化等活动展开,附校高一年级数学、物理、语文等学科教师重点参与了相关活动。活动邀请了海淀区物理教研员苏明义、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信息技术教研员王娟、李彩玲进行专业指导,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博士骈扬、陈思睿,中心学科教育实验室主任李晓庆、副主任刘微娜、项目主管李希铭参与了活动。昌平附校校长王鹏飞、副校长沈静、中学部教学副主任徐巍参与了相关活动。

智能工具助力阶段性测评精准高效

学校开展阶段性诊断测试是及时评估反馈学生学习效果、及时发现教学问题改进教学策略的重要方式,项目基于国家教育成果一等奖“3×3学科能力”框架体系开发智能教学平台,包括题库、卷库和考试管理功能,助力项目实验校在10月阶段诊测开展过程中快速、智能组卷,同时进行基于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试卷标注,为精准分析打好基础。


图1.jpg

图1 基于智能工具扫描仪开展阶段诊测


博士智囊团入校支持技术融入教学

建设智慧校园,发展数字教育,核心要义是将数字技术合理应用到常态教学的场景中去,推动教师与学生融合互动,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改善老师教学方法,为学校教学提升提供强大动力。项目组充分发挥北京师范大学在教育教学研究和人才方面优势,建立高校研究与中学一线教育紧密联系机制,推动博士生与一线教师充分交流和互动。

10月份,北师大教育技术博士骈杨、陈思睿多次走进一线课堂听课节,课后就技术融入、教学改进和教学研究等主题与任课教师充分沟通,听取收集教师的教学问题、交流前沿理念成果,并就教学改进建议和技术融入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


图2.jpg

图2 骈杨、陈思睿博士与一线教师教学交流


智能点阵笔支持下的教学研究课开展

智慧教学项目紧密围绕教育教学全环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数字化工具优势,结合教师教学、教研发展的需要,提供大数据分析、线上学习优质资源,创新基础教育教学应用服务模式。10月项目组支持数学、物理两学科教师基于点阵笔进行了课堂实践。

10月31日下午,北师大昌平附属学校高一数学教师翁涛带来一节《对数运算》新授课展示交流活动。活动邀请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讲师曹辰指导。本课教学设计依托智慧教学平台和“3×3”学科能力框架,充分考虑了新内容“对数”与旧知“指数”的关系以及学生能力要求,构建了完善的知识图谱,基于知识图谱教师进行了相应资源的收集和分类,并在专家指导下命制了前、后测试题,对学生学情开展测试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点阵笔笔迹记录、“纸屏同步”优势,通过点阵技术将纸质学案数字化,在学生书写过程中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参与和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障碍并给与指导和教学策略调整。


图3.jpeg

图3 翁涛借助点阵笔纸笔同屏技术与学生交流


11月1日下午,北师大昌平附属学校高一物理教师郭辰辰带来一节《牛顿第三定律》新授课展示交流活动。活动邀请北京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苏明义指导。郭辰辰基于物理学科能力发展进阶进行教学设计,首先通过实受力现象观察和实验操作演示帮助学生归纳概括牛顿第三定律,然后引导学生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做了对比分析,进行概念间的关联比较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最后借助点阵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评测分析,并给予重点讲解。


图4.jpeg

图4 郭辰辰使用点阵笔查看学生作答情况


专家引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每场活动结束后,学科专家均对研究课开展进行了针对性指导和交流,物理教研员苏明义认为《牛顿第三定律》一课教师应用技术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情况实现了快反馈,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性数据进行了留存,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北师大博士骈杨、陈思睿详细展示了《对数运算》一课前后测的结果分析,指出基于统一框架进行“教-学-评”三环节一致性设计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关联建构和能力的进阶发展。


 

图5专家点评和指导交流


交流环节,中心学科教育实验室主任李晓庆从课堂效率、效果、效益三个角度分析了点阵笔带来的课堂变化,进一步鼓励教师探索应用模式,助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学校两位校长表示,在项目组支持下学校高中教学中初步实现了课堂评估、课后作业和阶段测试的动态诊断体系,期待双方合作进一步完善图谱框架,构建师生数字画像,支持学校智慧校园建设。


  


图6项目交流和领导发言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