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学科教育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5-11-14
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村网络联校环境下的智能化教学创新示范应用”项目示范应用承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积极推动项目落地见效。为深入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更为推动该项目在本地顺利落地、高质量实施,11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黄光文、教育工委委员梁建军、教科所所长李文林及相关负责人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围绕项目开展深入交流。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书记赵红全、院长柯清超、副院长吴鹏泽及项目核心成员出席会议,双方现场签署示范应用合作协议,标志着校地协同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图1 合作协议签订
座谈会上,课题负责人柯清超系统介绍了项目整体进展与技术架构,重点阐释了智能评测与精准辅助系统的设计理念与应用路径。项目核心成员刘鑫蕾现场演示课堂行为分析、智能诊课报告生成、个性化资源推送等功能,展现平台在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技术潜力。

图2 柯清超发言
贵港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黄光文代表地方交流发言。他表示,在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关键阶段,引入该项目对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意义重大。贵港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覃家远就项目推进的总体思路与阶段安排作了说明,提出将建立市、县区、学校三级协同机制,分层推进平台建设与教师发展,推动教育教学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

图3 黄光文发言
双方围绕平台落地实施路径、教师培训机制及区域协同教研模式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一致同意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分阶段、分层次推动智能教学平台在贵港市的试点与应用。

图4双方进行项目交流
此次合作是高校与地方协同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实践,也是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有力举措。项目的实施不仅将为贵港市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更有望打造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改革的“贵港样板”,为农村及薄弱地区教育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实践范例。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