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新疆伽师县 | AI赋能民族地区小学教学改进 中心深度指导教学模式落地

文章来源:学科教育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5-10-23



2025年10月下旬,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指导团队奔赴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开展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改进专项指导工作。此次指导紧扣 “AI 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主线,推动以语言运用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技术赋能的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在伽师县巴仁镇第四小学落地生根,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注入科技动能。中心学科教育实验室主任李晓庆、博士刘亚娟、博士徐春花参与了指导。

作为长期深耕教育教学改革的专业研究机构,中心始终关注 “科技赋能”,聚焦民族地区教学发展难点,研发适配民族地区教学场景的教学改进服务体系,涵盖学科教学模式、工具、资源库、教师培训体系等全维度支持方案。此前,中心已通过“千日筑基”项目,为伽师县提供了教学指导,此次实地指导是将智能化平台支持的教学模式和资源,转化为课堂实践的关键行动,旨在让前沿技术真正服务于一线教学,惠及民族地区学子。

一、锚定语言运用核心,关注教学模式和AI赋能

针对伽师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实践不足、讲授型教学为主等问题,中心专家团队以 “语言运用为中心”,构建 “三余平台赋能+教学模式革新” 的双轨指导模式。指导过程中,项目组专家李晓庆和刘亚娟,为伽师县巴仁镇第四小学语文教师系统指导在四年级五年级语文第一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引导老师们应用到课堂的实操方法。同时中心带来智能化语文教学平台“三余阅读”,依托丰富的拓展资源,教师可以进一步巩固教学目标,开展在新场景下的阅读,通过课堂的“大输入”,实现“大输出”,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

在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等课文的研讨中,教师充分利用AI生成创意资源,引导学生认识“细心观察”的目标,引导品读爬山虎的脚的相关文本,并引导学生应用完整的语言表达作者的观察细节;在《精卫填海》这篇短小文言文中,利用AI生成的视频资源“精卫填海”,丰富了孩子的视觉世界,同时通过拓展阅读认识“精卫”,学习通过注释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极高。在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中,教师通过伴随式阅读文本《评价圆明园》和 “圆明园复原”的AI资源,带领孩子感知圆明园的壮丽;在《猎人海力布》和《古人谈读书》教学中,教师更加充分认识阅读的作用,通过导学单等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发生。


1语文-苏燕燕老师上课.jpg

图 苏燕燕授课


2-语文-史欢欢老师上课.jpg

图 史欢欢授课


3-语文-古丽夏提老师上课.jpg

图 古丽夏提授课


4-语文-赵红霞老师上课.jpg

图 赵红霞授课


5-语文-赵音雪老师上课.jpg

图 赵音雪授课


6-语文-古丽克孜老师上课.jpg

图 古丽克孜授课


经过系统指导,四小语文教师不仅深刻理解了 “以语言运用为中心” 的教学理念,更加理解了AI 资源的应用价值。从资源选择到教学设计,从学情分析到效果优化,教师们表示,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解更深刻,对语言运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加认同,之后将进一步探索智能平台常态融入教学的路径,把这些方法和模式灵活运用到日常教学中。

二、技术赋能数学探究学习 强化知识的迁移应用

小学数学学科指导聚焦 “技术赋能探究式教学”,重点破解教学中讲解过多、学生参与不足等难题,核心引导数学知识在现实场景的迁移应用。中心指导团队引入 AI 支撑教学的相关工具,推动数学教学从 “单点讲授” 向 “整体教学” 转变。指导中,指导团队对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多节课进行系统化指导,引导教师跳出教学的单个节点,关注章节的前后关系,关注知识的承前启后。

在《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指令清晰,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问题,以学校的操场为例,认识“公顷”的大小,在进一步探究公顷和平方米的差异活动上,教师引导学生手拉手围成面积更大的空间,增强学生对公顷的理解;在《单价数量和总价》《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关系,教师均设计了和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场景,如在学校文化节上如何更好地应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知识,做好店长,在线段和射线等理解上增强生活实物、灯光的现实场景,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在《植树问题》和《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在理解数学思想、数学模型方面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时,教师创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利用AI创造的智能变化资源,理解底乘高公式的推导过程。


7-数学-祖丽胡马尔老师上课.jpg

图 祖丽胡玛尔授课


8-数学-比丽克孜老师上课.jpg

图 比丽克孜授课


9-数学-董留辉老师上课.jpg

图 董留辉授课


10-数学-日孜完古老师上课.jpg

图 日孜完古授课


11-数学-麦尔孜亚老师上课.jpg

图 麦尔孜亚授课


12-数学-乌仁哈达老师.jpg

图 乌仁哈达授课


在连续两天的现场课观摩、集体备课、主题教研活动中,全体小学数学教师均全程参与,教师反馈,专家的指导,让他们意识到数学不能再单点教学,而是密切结合前后单元内容,充分结合生活中的数学,通过学生的参与式活动设计,培养了自主探究能力,数学教师将进一步思考数学课堂的优化策略。

三、主题培训指导 关注教师数字素养提升

此次指导,中心安排了多场培训,始终关注数字化赋能教学的核心理念,整合了教学资源、互动平台、教学策略等核心模块,充分适配当地教学设备条件与教师技术基础。

刘亚娟作《三余阅读平台支持下的211教学模式指导》主题培训,通过三余阅读平台的模式示范、资源使用,带领教师学习;李晓庆围绕《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主题开展了微培训,帮助教师认识拓展阅读的价值,就教师最关注的实操层面的困惑进行了解答;徐春花围绕数学分享了《基于智能平台的探究教学》主题培训,带领老师们体验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可用的资源,就课堂互动游戏方面进行了重点分享,并结合教学实际案例分享了技术应用的场景。

培训完成后,通过现场集体备课与教学案例展示可见,教师对培训内容理解汲取较好,教师的数字素养获得了一定的提升。


13 刘亚娟博士培训.jpg

图 刘亚娟培训


14 李晓庆老师指导.jpg

图 李晓庆培训


15 徐春花博士指导.jpg

图 徐春花培训


本次指导,不仅推动了伽师地区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模式的优化升级,更见证了一批具备 AI 教学应用能力的年轻教师的成长。下一步,中心将持续深化与当地的合作,通过持续跟踪指导、资源持续更新、骨干教师孵化等方式,推动 AI 教学模式常态化、长效化落地,让科技赋能教育均衡的成果在边疆地区持续绽放,助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16 教研现场.jpg

图 教研活动现场


17 小学语文组全体合影.jpg

图 小学语文组合影


18 小学数学组全体合影.jpg

图 数学教研组合影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