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语委重大科研项目“数智化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创新发展研究”子课题

“三余阅读”平台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研发的一款面向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智能化学习平台,旨在以“技术+教育”的深度融合方式,推动语文阅读教学的转型升级与个性化发展。平台名称来源于“人有三余,方可读书”(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体现出平台倡导随时随地、深度沉浸的语文学习理念,强调在碎片化时间中进行系统化阅读与思维训练。

图1 三余阅读界面


三余阅读平台应用模式:

“三余阅读”针对不同学校的硬件条件、教师的教学习惯和课堂的多样化需求,精心设计了四大应用模式,每种模式都能够灵活适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实施条件,有效助力各类学校推进语文教学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

1.传统多媒体课堂应用模式

教师依托电子白板、投影等常规多媒体设备开展基于三余阅读平台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主要通过课本和普通印刷阅读材料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三余阅读”平台开展基础的阅读、写作活动,实现课堂内线上线下融合,支持语文知识传授和训练。

图2 传统多媒体课堂应用模式


2.电脑终端智慧语文多媒体课堂应用模式

该模式支持学生通过电脑完成数字化阅读、写作、批注与互动,三余平台实时采集数据并智能分析反馈,生成学情报告和能力画像。教师可依托电子白板、投影等多媒体环境中灵活使用,精准掌握学生思维过程,动态调控课堂,开展个性化指导。

图3 电脑终端智慧语文多媒体课堂应用模式


3.平板终端智慧语文多媒体课堂应用模式

该模式支持学生借助平板等移动终端进行数字化阅读、写作、批注与互动,三余平台实时采集数据并智能反馈,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学情、动态调整教学、精准指导学生。教师可在多媒体环境中便捷组织小组合作、移动课堂等多样化教学活动,灵活实施个性化任务与实时点评。

图4 平板终端智慧语文多媒体课堂应用模式


4.智写环境智慧语文多媒体课堂应用模式

该模式基于点阵笔,支持学生在纸上自然书写、批注、绘图等活动。点阵笔可实时记录笔迹、批注和写作全过程,数据上传后生成可视化学情报告,使课堂在保留书写温度的同时,实时记录全过程。教师可借助三余平台精准掌握学生阅读和写作过程,灵活调整教学节奏,精准指导每一位学生,真正实现纸笔书写与智能分析的深度结合,助力高质量语文课堂。

图5 智写环境智慧语文多媒体课堂应用模式


结合点阵笔实现语文教学精准化:三余阅读结合点阵笔依托班级学习活动数据和学情测评数据,依据语文知识图谱能力掌握评价体系,借助AI自动化语义识别技术,动态生成学生阅读能力画像,精准研判班级学生阅读能力发展态势,为教师提供针对性阅读指导依据

图6 基于点阵笔的智慧课堂学生阅读批注


图7 基于点阵笔的智慧课堂学生写作


平台应用场景与实践成效:

“三余阅读”平台广泛应用于日常课堂教学、整本书教学、语文实践活动、家庭共读与课后辅导等多元场景,已在北京市及多地中小学开展实践应用。平台有效提升了语文教学的互动性、任务导向性和过程支持力,增强了学生语文素养发展中的自主性与深度性。

同时,“三余阅读”已作为国家语委重大科研项目的关键支撑平台之一,为“数智化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数据基础,是实现智能语文教育实践的平台。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联系人:郭老师 电话:15101149114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