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汕尾日报,2021年4月17日 第004版。
作者:海丰县可塘中学 李远平
“欧姆定律”是初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广东中考的必考内容,但却是本校学生的弱项,让学生掌握好“欧姆定律”,对提高本校物理科的中考成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19 年“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正式启动,对本人有很大启发。智慧学伴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智慧学伴分析学生答题数据,找准发力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用 Photoshop、WPS、 CamtasiaStudio 制作和录制微课,精准发力,再与智慧学伴平台结合,精准掌握学情,有很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成绩。
一、智慧学伴助力学情分析
通过智慧学伴发布欧姆定律的单元微测,查看微测报告,发现学生在欧姆定律的掌握上不理想,特别是对“关联整合”、“推论预测”、“迁移应用”、“构建新模型”这四方面的理解比较薄弱。说明学生对欧姆的实验过程和对实验数据归纳、分析不清楚,导致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不理解。
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中的重难点,要学好欧姆定律关键要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规律,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欧姆定律,是使学生正确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但欧姆定律实验步骤多,对于初中生来说,要归纳、分析这些数据,得出“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关系,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关系”存在难度。
二、与信息技术结合,构建虚拟实验,录制微课
微课是教师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巩固的教学方式,录制一个生动、严谨、易懂的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实验过程,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实验数据从而得出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录制“欧姆定律实验”的微课,关键在于虚拟实验制作要立足课本,用课本的实验,也要注意数据合理,将课文的静态图片,变得有活力,动起来,能吸引学生。下面介绍一下在 WPS 中制作虚拟实验的一些经验。
1.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 79 页的实验电路图拍照作为素材。
2.使用 Photoshop 将图片中的电源、开关、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独立裁剪,消去背景,分别保存为 PNG 格式图片。
3.要实现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能活动,还需要利用 Photoshop 将开关的闸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分离出来,单独保存为 PNG 格式。
4.使用“WPS 演示”制作欧姆定律实验(虚拟),主要通过“动画”来实现,同个对象的不同动画,要使用“添加动画”。制作这个虚拟实验的难点在于开关闸刀的闭合和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旋转到指定的位置。
(1)连接实物图的导线依次出现,通过“动画—擦除”,再结合设置“擦除方向”
(2)开关闸刀和电表指针的旋转,可以通过“动画”的“陀螺旋”实现。
由于在“WPS 演示”或者是 Powerpoint 中,图像只能绕其中心点“B 点”旋转,而开关或者指针旋转需要绕“A 点”旋转。所以还要在开光闸刀和指针尾部添加一条直线,再将直线设置到底层,然后和闸刀或者指针组合。这样就可以实现绕“A 点”旋转到指定的位置。
(3)滑动变阻器滑片的滑动,是通过“动画——运动路径”实现。
(4)虚拟实验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出,“探究电流 I 与电压 U 的关系”中的滑动变阻器使用 0-20Ω的规格,“探究电流 I 与电阻 R 的关系”的滑动变阻器使用 0-20Ω的规格。
(5)课件完成后,录制微课,最后生成 mp4 格式的视频。
三、智慧学伴助力欧姆定律,将传统的信息技术和教学的结合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微课主要在微信上发布,方便学生观看,但教师却无法掌握学生的观看情况和评价教学效果,而智慧学伴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平台,教师可以在智慧学伴平台发布微课,掌握学生观看微课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单元微测,及时评价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智慧学伴的微测报告,包含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教师通过“学习理解”的数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是否扎实;“应用实践”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综合应用的能力;“迁移创新”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举一反三和对知识点扩展的学习能力。
总之,学生在智慧学伴平台观看微课后,完成新的单元微测,通过微测报告,在“关联整合”、“推论预测”、“迁移应用”、“构建新模型”原本薄弱的四方面,都明显有所进步。说明该录制的欧姆定律微课和智慧学伴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用好智慧学伴,让教师可以精准地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对我们教学效果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阅读原文:智慧学伴助力学生掌握欧姆定律
点击下载:李远平:智慧学伴助力学生掌握欧姆定律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