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智化转型深入推进的教育新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正在重塑教育生态。为探索数智技术赋能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创新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高精尖中心”)于2025年7月7日-8日组织开展了"数智赋能的核心素养发展研究"课题开题会议。本次会议特邀高精尖中心学习科学实验室主任崔京菁、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局教研室(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唐敏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刘亚娟担任开题指导专家,来自全国20余所学校的60个子课题组通过线上方式参与研讨。
图1参与本次开题会议的各子课题组
本次开题会议以远程在线的方式进行,共分为四场,子课题组汇报后,专家进行一对一点评与指导。各子课题负责人从选题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汇报。针对各子课题组的研究问题,课题指导专家给出了个性化建议与指导。
图2唐敏慧老师指导教师课题研究
图3崔京菁主任指导教师课题研究
图4刘亚娟博士分组指导教师课题研究
此外,三位专家针对各子课题组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系统性建议:首先,在研究选题方面,专家们普遍指出当前课题存在概念泛化、问题意识不强的情况,建议各课题组要进一步聚焦研究问题,避免使用"数智赋能"等宽泛表述,而应具体明确技术应用场景和解决的教学痛点;其次,在研究方法上,专家们强调要建立科学严谨的研究设计,特别要注重数据采集的规范性和分析方法的适切性,避免出现技术堆砌而缺乏实证支撑的情况;再次,在理论建构方面,专家们建议各课题组要加强理论指导,将技术应用与学习科学理论相结合,同时要重视研究伦理,确保技术应用的公平性和普惠性;最后,在成果呈现方面,专家们提醒要注重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建议采用"小切口、深挖掘"的研究策略,通过典型案例的深度研究来形成具有示范价值的实践模式。这些建议为各课题组后续研究的改进和提升指明了方向。
本次“数智赋能的核心素养发展研究”课题开题会议圆满结束。会议通过专家指导和团队研讨,帮助各子课题组明确了研究问题与目标,优化了研究方案,为后续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期待各子课题组在数智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实践中能够产出创新性成果,形成可推广的示范经验。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