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学校如何应对北京“深综改”?亟需三方面重构和调整|支招


关键词:学校应对

北京新课程改革方案给学校课程结构带来了五大变化。面对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教育改革,学校需要对资源、环境、服务等方面进行重构与调整。

——李奕(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调整资源观建立广义的教育资源供给体系

学科教师必须擅长拓展学习资源,建立广义的教育资源供给体系,善于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才能带领学生应对新考试的能力要求。资源的拓展可通过五个穿越来实现,即穿越教材边界、学科边界、学校边界、学区/区域边界、社会/生活边界,学生不再仅仅是消费教科书、练习册、作业本,他们必须接触和消化更多的广义资源。

如我们所提出的10%的实践课程,实际上就是跳出教材,穿越多种边界的资源拓展课程。这10%并不只体现在每周某一个下午的外出实践活动,更应该体现在教师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讲授教材上的知识和方法外,还要进行资源拓展,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校可引导教师通过校内适度的跨学科备课,拓展教学资源;鼓励教师给学生布置个性化作业或者长周期作业等。此外,在每周的测验、每月的月考及期末考试中,教师也可将10%实践课程的素材引入其中。

同时,教师应该建立“90%10%”的思维,将二者有效衔接,以10%的实践课程带动90%的学科课程的活化。北京市2015年中高考试卷中的相关内容已经不低于10%。此外,北京2015年启动的初一年级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就是一种突破原有的区域、学科、系统(如教育和科技系统)、角色(如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角色)边界的广义的教育资源供给,目前经过专家评审的851个活动项目已经上线。

更新环境观实现环境的精细化管理

教学活动发生的场所,从教室为主向综合利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机房,乃至线上和线下结合,校内外结合,区域内外结合转变。

以学校阅读工程为例,比如:当前关于阅读内容的服务设计趋向精细化,不仅可以反映不同类型学生的阅读基础,而且与平时教师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习惯的培养以及学校阅读环境的设计都有内在紧密的关联。因此,当前很多中小学校的阅读环境已经由之前的图书馆、阅览室,延伸至楼道、教室书架的设计等,其背后指向的是对图书资源和环境布局的精细化管理。

中小学图书的摆放,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消费习惯进行分类。如摆放在楼道里的图书,通常要适合学生课余的自主阅读,且多是浅阅读;教室里可以多摆放一些工具书,或者与学科教学相关的书籍,方便学生的问题查阅式阅读,有时为了方便学生分组集体阅读,也可以有较高的复本率;图书馆里的大部分图书,一定是可以让学生借回家进行经典阅读的;楼道里摆放的电子屏,可以方便学生浏览网络视频,体现的是一种时尚阅读……资源提供方式和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是教育服务的变化。

改变服务方式建立服务学生成长的统一战线

学校要穿越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边界,把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的拓展融入到办学理念中,建立服务于学生成长的由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共同构成的统一战线,不仅提供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服务,还提供群体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服务方式与资源、环境相互关联,这种关联主要体现在考试中,真正考的是学生的核心素养。

仍以阅读工程为例,比如:在北京2015年中考试题中,既有200字的短阅读,也有1800字的长篇科幻阅读。学生要想很好地完成此类题目,需要从小学到初中逐步积淀和培养,靠短期训练很难达到。

如果学校平时的教育服务和资源、环境建设没有跟上,仅仅让学生进行考试题目的训练,那么他们是无法应对这样的考试的。因此,哪些教师,在哪些地点,如何指导学生读书、用书,成为学校阅读工程治理的关键。

我们希望通过基本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提供课程空间,用好考试指挥棒。在尊重教师的消费习惯、生存环境的基础上,改善供给侧的政策、评价,提供对教师职业生涯的认定,由此构建一个开放的、全方位的、服务式的培训体系。引导教师主动地、发自内心地去改变,由此带动学校治理结构从单一课程体系、分层加工模式,向多元课程体系、分类加工模式转变。

 

/李奕(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内容来源《现代教育报·教师周刊》,图片来源网络)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