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6年9月27日正式发布。到2020年,建成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首都教育和先进的学习型城市,全面完成《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事业发展全国领先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巩固在95%,义务教育毛入学率不低于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超过9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48%,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80%。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更加公平
       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区域、校际差距进一步缩小,受教育权利依法平等享有。按照确保公平和就近入学原则,科学划定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片区范围,100%公办学校实现就近入学。逐步实施12年免费基础教育。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家庭经济困难群体资助全覆盖制度更加完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全面满足,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更加健全。

优质教育供给显著增加
       坚持立德树人,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教师的数量、结构和专业化水平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超过95%,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80%。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进一步增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教育服务的工作稳步推进,优质、特色教育资源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教育的可选择性更加丰富,优质教育、个性教育的需求得到较好满足。北京教育新地图进一步完善。

人才培养模式灵活多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深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高等学校实现分类发展。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机制和转换认定制度更加完善。终身学习条件更加完备,灵活开放、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建成,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崇尚专业的教育氛围更加浓厚,新时期工匠精神广泛弘扬。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提高。

教育治理体系规范高效
       教育领域中政府、学校、社会的新型关系基本形成,市级政府教育统筹力度得到加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权利得到更好保障,社会广泛参与支持教育的机制、渠道更加完善。依法治校机制形成,教育行政权力更加公开透明。学校章程和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更加完善。机制健全、职能完善、方法科学、手段先进、权威高效的现代教育督导体系初步形成,教育督导的法制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财政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保持在17%左右。

教育辐射影响力持续提高
       教育的开放程度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教育在吸引和聚集国际化高端人才中的作用更加突出。2020年在京国际学生规模达到15万人次,质量和层次明显提高。部分教育功能疏解取得明显成效,京津冀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机制逐步完善,首都教育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提升。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的能力增强,中小学建网学校比例达到100%,建成与“智慧北京”相适应的,功能齐全、服务高效的智能化教育服务体系,数字教育资源更加开放与共享。
教育事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 2015年 2020年
1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95 95
2 义务教育毛入学率(%) >100 100
3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9 >99
4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60 >60
5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5 >15
6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40 >48
7 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 >60 80
8 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 91.4 >95
9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 中等职业教育 57 >80
高等职业教育 65 >80
10 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 16.8 17
11 在京国际学生规模(万人次) 12 15
12 中小学建网学校比例(%) 95.4 100
       结合首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未来五年,首都教育将实施一系列重大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有家长关心的入园问题,还有高校学生关心就业创业问题,还有老师关心的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和咱们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1、学前教育服务保障项目
       通过新建改扩建、以租代建等方式建设一批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园。在入园压力大、土地资源紧张的中心城区及城乡结合部地区,建设一批学前教育社区办园点。

2、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扩大整合项目
       通过市级扩优改革项目带动,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布局。持续推进高等学校、教科研部门、民办教育机构及其他社会力量支持中小学发展,引进外籍教师参与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支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制改革、教育集群发展和九年一贯制办学探索。

3、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项目
       鼓励学校自主探索多样化办学模式,构建优质多样、特色鲜明、资源共享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4、市级统筹优质教育资源项目
       完善市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统筹机制,新建10所市级统筹优质高中,发挥优质高中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数量和覆盖范围。继续安排部分优质高中招生计划跨区分配到校。

5、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
       支持部分职业院校与示范高中、本科院校、国内外大企业合作,选择契合首都产业转型和发展需求的优势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完成高中阶段基础文化课学习后,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专业教育。

6、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项目
       强化在京高等学校之间、在京高等学校与海(境)外名校之间、在京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实现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深化在京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推进实施“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和“实培计划”。

7、一流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项目
       加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建设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和领域。支持市属高等学校特色学科发展。

8、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项目
       深化科研管理改革,优化科研组织模式,创新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和开放评价机制,建设一批高精尖创新中心,实施一批高精尖创新项目。

9、高等学校高质量就业创业项目
       构建以“一街三园”为载体的北京高等学校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体系,力争入孵500个左右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和优秀创业团队。

10、大学生教育服务项目
       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大学生学业、心理、就业等服务保障体系。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加强高校后勤标准化建设。

11、民办学校支持鼓励项目
        支持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支持建设优质民办中小学,支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加强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12、终身教育特色实践基地与平台建设项目
       加大开发与整合适应社会需求的终身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宽进严出、自主学习的开放教育制度,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和“学分银行”制度。建成京学网。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项目
       开展中小学生“四个一”活动,优秀影片、连环画进校园,经典诵读,非物质文化进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建设等。强化可持续发展教育,建设示范区和学习创新基地,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和节约型校园建设。建设实践育人体系。全面开展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

14、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改进项目
       实施北京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计划、冬季校园冰雪项目计划,在小学阶段推广“小球计划”。研究实施体育技能提升计划。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和社会力量支持中小学体育、美育发展,高质量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课外活动,实施校外教育公益行动计划。

15、教师队伍建设和综合素质提升项目
       多种方式扩大师范生培养规模,加强和改进师范生教育和管理。重点实施“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推进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市属高等学校中遴选一批创新团队,增强其竞争国家级创新团队的能力。

16、扩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支持高等学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人才,支持职业学校引进国际权威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推动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深入推进“留学北京行动计划”,设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奖学金。完善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体系。

17、教育督导与评价专业化建设项目
       充实教育督导专职队伍,完善教育督导队伍的培训制度。完善教育督导和监测评估结果使用制度。

18、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项目
       有序疏解部分教育功能,加快向外疏解的市属高等学校新校区建设。完善区域教育合作机制,推动高等学校联盟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发展、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共建。

19、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配套建设项目
       通过重点扶持、联合办学、加强培训等方式,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提升教育配套保障水平。

20、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服务项目
       推进北京教育信息网的升级换代与优化整合,建成教育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教育云与教育大数据支撑与服务体系。推进中小学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工程。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小学校实施多模式的开放式学习、混合式学习,构建极端天气应对及日常教育教学在线教育服务与分享体系。

转载自: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