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中心研究团队

研究方向

以规模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培养创新人才为总体目标,中心拟开展四个方向的研究。

(1)学习科学规律研究:基于脑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认知和元认知的底层机制和规律,并对学习者知识能力、认知特征、心理情感等进行多维度精准建模。

(2)教育场景建模研究:构建典型教育场景的要素模型、行为数据模型以及学习状态特征模型,研究面向实践多元教与学需求的教育知识库自动构建和进化技术。

(3)智能教育技术研究:基于多模态教育数据的融合与挖掘发现隐含教育规律,建立可解释、可信任的各类教育模型,研发多学科智能教育系统与工具。

(4)现代教育治理研究:探索人机协同的教育新模式、“人工智能+教育”的新形态,培养面向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研究任务

具体研究任务以服务教育发展为核心,在三个方面推进推动AI+教育领域的原始创新:

1.在教育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方面:可解释性是制约人工智能在教育中深度应用的关键问题。构建各类典型教育场景知识库,研发可解释的学习行为分析、智能推荐、自动批改、自动反馈、认知地图、智能评价等基础模型与方法,并利用教育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基本思想与理论方法,从外显行为、生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多个层面,对学习与认知过程进行深入解释与精准建模,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多学科智能教育系统与工具。

2.在智能教育服务与治理方面:探索可以支持学生个性而全面发展、核心素养导向的人机协同教育新模式;探索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群体智能创生未来教育新形态;探索大规模社会化教育服务协同机制、常态化的在线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和数据驱动的智能教育决策机制;探索智能时代的数字健康规律及其干预机制、智能教育的伦理陷阱及其预防政策和市场化智能教育服务的监管机制。

3.在智能时代未来教育转型方面:以教育和技术的双向视角,构建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体系,探索技术赋能教育机构内外部服务链的分化与融合,推动不同教育主体间的人机结合,形成智能环境支持下线上线下融合、校内外跨界融合的新型教育服务组织形态,以破解教育发展难题为实践抓手,实现人工智能变革教育的业态创新。

代表性研究与服务项目

1.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

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深化创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方式,实现教师服务属性精细化的萃取和在线流转,为学生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育服务供给新形态,促进教育公平同时,切实提升学生及其家长的教育实际获得感。

2.大数据助力区域教育质量提升

聚焦学生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提升,借助“智慧学伴”教育服务平台,汇聚学生学科、心理、体育、综合表现等全学习过程数据,基于能力、素养指向的多形态学习资源,实现区域学、教、研、评一体化的贯通目标,促进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3.大数据助力教师智慧教研

借助教研空间和听课本APP构建教师教研一体化的网络支撑环境,围绕教师备课、听课、诊课、反思和学习等核心业务提供系列精准教研创新模式,支持区域协同创生特色教学、教研资源库,推动教师个性化的专业发展,实现教师群体跨校、跨区域在线研修、深度协同和同伴互助。

4.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探索研究

探索移动互联时代的项目式学习形态,基于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平台、工具、资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素养,注重学生能力层面的评价,强调学习结果的可检验性,全面助力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5.跨越智慧语文

基于三余阅读等工具,推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大幅度提升学生语文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全学科的学习力和综合素质,在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信息化的优质、均衡发展基础上,实现区域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6.同一起跑线项目(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试验研究)

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及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等方式推动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内涵导向、质量导向的均衡发展和高水平增长,支持不同地域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展学习,促进教育公平。

7.基于大数据的核心素养提升评价服务

依托智慧学伴平台,围绕新课标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及关键能力进行“结果-过程-增值-综合”的持续性评价体系,帮助学校实行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评价大数据的精准教学、精准教研和精细化管理。

8.未来学校设计与规划

结合学校发展愿景和办学特色,通过重构学习空间、贯通学科课程、创新学习方式、塑造学习型组织等途径,全方位地提供未来学校建设和转型的解决方案,构建智能时代富有前瞻性和未来感的新型学校形态。

9.人工智能助力教师智慧育人

依托“AI好老师”智能育人平台,聚焦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及教师和家长专业育人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德育及心理健康问题的智能化解决,创新人机协同育人的新型智慧育人模式。

10.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测评服务(PSAA)

基于PSAA平台对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数据进行进行建模分析,支持学校/区域开展学生高阶能力的评估,形成面向年级、班级和学生个体的诊断报告和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整体建议。

11.教师人工智能与信息科技专业发展

基于人工智能与信息科技课程开展现状,解决教学难点,促进教师发展。建立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与师资培养模式。

12.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高端培训

组织系列智慧教育、教育技术专题培训活动,包括:“大数据时代的未来教育”“人工智能技术+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创新教与学”等专题,培训内容紧扣教育热点和痛点,在理论阐释基础上注重提供实践解决方案和典型应用案例,助力教师综合能力发展和区域教育创新。

13.面向教师专业能力精准提升的系列服务

利用“互联网+教育”构建网络学习环境,提供“专家名师互动课堂”“一对一远程结对互助”“远程精准诊课”和“区域在线研修”等综合服务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需求,整体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点击【国内合作】模块查看项目详情:https://aic-fe.bnu.edu.cn/gnhz/gnhzrky/index.html

研究团队

余胜泉教授

职务: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移动教育与泛在学习、区域性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王磊教授

职务: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学科教育实验室主任、中心学科测评和资源研发项目牵头人
研究方向:学科诊断分析工具开发与应用、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学科教学理论及教学改进研究。

傅骞教授

职务: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心智发展实验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面向青少年心智发展的编程教育、STEM教育及创客教育等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

马宁教授

职务: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首席专家、“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副主任
研究方向:技术增强学习、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及环境建设、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STEM教育等

陈玲副教授

职务: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融合应用实验室主任
研究方向: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技术促进语言学习、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卢宇副教授

职务: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及其教育应用、教育数据挖掘、学习分析与普适计算。

吴娟副教授

职务: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技术增强语言学习,STEM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践,混合式课堂教学创新

李葆萍副教授

职务: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首席专家
研究方向:智慧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1对1平板电脑教学。

蔡苏副教授

职务: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首席专家、“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副主任
研究方向:三维虚拟学习环境、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先进网络教育平台、STEM教育。

陈鹏鹤博士

职务: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
研究方向:学习资源生成与服务汇聚。

崔京菁博士

职务: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学习科学实验室主任
研究方向:混合式学习方式、学习元(Learning Cell)在教学教研中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一对一学习、中小学学科教学。

罗九同博士

职务:博士后研究员
研究方向:教育技术与心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学习科学及教育神经科学

陈梦园 博士

职务:博士后研究员
研究方向:综合素质评价 教师信息化职业发展 虚拟现实教育。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